2019年正式開工了,深圳注冊公司九盈國際提示:
雖然一月份發放的工資在次月才申報,但一月份做工資計劃及工資發放時,就已經需要準確計算稅后所得了。
對于財務來說,密集發布的文件、可能存在的政策“盲區”、緊迫的時間是財務面臨的三大挑戰。
財務如何應對新個稅法的實施?
以下是本文給財務的幾個建議。
一、學習、學習、再學習!
面對新政策新文件,財務人員第一要務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否則相關工作將無從開展。
首先學習要有輕重緩急。新政策之新,對于實務工作而言,主要體現在專項附加扣除和預扣預繳法上,財務人員首先是要把這兩項政策搞懂,尤其是要搞懂專項附加扣除扣除的各種情形、扣除的主體、扣除的標準、扣除的程序、扣除的資料,要了然于心,后續輔導員工填報信息、計稅申報才不至于出錯。
其次是要注意收集相關資料。政策文件、稅局的輔導材料、相關表格等要及時收集整理,這也是一項日常工作。
最后是根據新的政策文件,更新個稅管理體系。本次個稅新政,基礎信息、計稅方法、申報方式均有變化,財務必須根據新政對日常工作體系進行更新,以適應新個稅的管理要求。
二、應對新個稅不是財務一個部門的事。
對于新個稅的實施和應對,財務部門應該意識到這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首先也是人力部門的事,財務部門應該與人力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
一方面是向人力部門提供及時充分的政策適用與應對支持。相對而言財務部門獲取的稅收政策更加充分及時,對稅收政策的理解也會更加到位,財務部門應該聯合人力部門對公司適用新個稅法的情況進行分析、梳理并制定相關方案。同時要求或聯合人力部門將新個稅的政策及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的要求等傳達給所有員工。
另一方面,財務應該與人力部門對工資及年終獎的發放節點等事項保持溝通,力求實現工資發放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合規性。
三、當務之急是取得員工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雖然新個稅的相關政策發布密集,但當務之急還是及時獲取員工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因為2019年實施的新稅法主要變化就在于專項附加扣除政策。雖然預扣預繳法是財務應該了解的第二項重要政策,但它只是一種計算方法,而且也有賴于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取得。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納稅人可以通過遠程辦稅端、電子或者紙質報表等方式,向扣繳義務人或者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現在能夠使用的其實只有電子和紙質報表兩種方式,遠程辦稅端比如個人所得稅APP據稱需等到2019年1月1日才開放使用,財務部門需聯合人力部門,根據企業工資發放的時間要求、員工的特征,確定最合適的獲取方式。
如果員工因各種原因未按時提交的,也應跟員工解釋清楚在納稅年度內可以補提交,不會影響最終的扣除。
四、做好與員工的溝通工作,明確員工的納稅義務。
根據規定,納稅人應當對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財務部門應該向員工明確員工的主體責任,要求員工據實申報,準確申報,不得進行虛假申報。員工通過電子和紙質報表方式提交的,應按規定讓員工簽字確認。
此外,相關部門也可以通過函件或通告的形式向所有員工發布相關信息,比如政策宣傳,工資或年終獎發放可能的時點變化。
在實際發放工資時,考慮后續政策可能的變化,也可以告知員工因政策問題,實際應發工資以次月申報數據為準,后續多退少補,這種未現在的工作鋪好“開脫”理由的方式,當然也有點讓稅收政策“背鍋”的意味。